首页

足交调教在线

时间:2025-05-23 18:16:35 作者: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小满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浏览量:42739

  中新网南宁10月15日电 (记者 林浩)10月14日,广西漓江画派促进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市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漓江画派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主席团,壮族画家韦俊平当选新一任促进会会长。

图为参加会议嘉宾合影留念。记者 林浩 摄

  漓江画派是2003年在广西官方支持下形成的一个地方性画派,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黄格胜创作的《漓江百里图》和《壮锦》等作品,是该画派代表作。该画派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以表现时代风貌为宗旨,以广西秀美山水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广西当代画家为主要力量,经过近20年时间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活跃的绘画流派之一。

图为黄格胜被聘任为广西漓江画派促进会总顾问。记者 林浩 摄

  黄格胜当天在工作报告中介绍,漓江画派促进会成立以来,成立了漓江画派学院、漓江画派美术馆、漓江画派研究院、漓江画派艺术研究中心、黄格胜艺术研究中心,通过组织美术家们开展高质量的艺术创作活动,并举办了大量的高水平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使画派迅速成为广西文化建设的知名品牌。画家们精心创作的作品,先后获得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最高文艺奖“铜鼓奖”5项,画派画家们还出版学术专著100多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匡达蔼表示,漓江画派成立至今,举办了大量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水平美术作品展,极大扩大了广西美术事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为广西培养了大量优秀美术人才,对广西文艺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希望漓江画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中国美术现代形态的漓江画派方案,不断推出艺术精品。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查丹明表示,漓江画派对该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该校将一如既往支持漓江画派发展,加强合作共赢,切实发挥好画派学术品牌效应,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为韦俊平发言。记者 林浩 摄

  韦俊平表示,漓江画派新一届会员将紧贴时代脉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作品充分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1966年10月生的壮族画家韦俊平,是广西都安人,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擅长水彩画、中国画,现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完)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6万亿元!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化债举措

从最传统的兔子灯、荷花灯、狮子灯,到高铁动车灯彩、NBA国际赛事龙灯,顾业亮工作室里的彩灯琳琅满目,挂满天花板,铺满桌面和地板。“小小彩灯,大千世界。秦淮花灯走进了各行各业,与生活息息相关,真是大开眼界。”踏进工作室的两岸年轻人感叹。

国防部:坚决反对美方凭空制造敌人的危险做法

“我们每季度组织一次‘十大产业’重点企业人才情况摸底,精准摸排企业技术、人才需求,分产业建立需求目录。”安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董晓娜说,为解决研发人才缺乏难题,该市引导企业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组建了包含57名人才工作者的人才调研队伍,走访了186家企业,梳理人才、技术需求430条。

最高法:去年对涉违反“三个规定”的法院干警追责问责2500余人次

一方面,构建创新人才科学综合分类评价体系,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坚持“用人者评价”原则,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并自主开展评价工作。从“破四唯”入手,优化评价与激励机制,实现评价体系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对于基础研究人才,重点评价原创性、科学价值和学术影响力;对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则注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能力。合理设置评价周期,延长基础和青年研究人才考核期,减少频繁考核,为科研人员提供自由探索和研究的空间,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体系,实行常规与快速双轨制,通过长周期稳定支持,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稳定发展路径,同时为有重大创新突破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快速成长通道,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余耕谈新作《为国争》:昔日的足球故事与永远的人物与时代话题

从2014年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活动已连续举办11次,礼仪规制不断完善,尊崇氛围日益浓厚,突出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沉的英雄情怀,有力彰显了党和国家对英烈褒扬工作的高度重视,有效引领了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的社会风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了团结奋进力量。

房地产“白名单”加速落地 已有162个项目获融资逾294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确保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寄予殷切期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党的青年工作指明前进方向,必将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以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关资讯
联播观察|续写跨越千年的情谊

五是铁路安全保持持续稳定,打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铁路系统。国铁集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由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风险转变,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全要素全过程管控。建立健全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部际联席会议、“双段长”、护路联防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加强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治理,为铁路安全运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安全投入力度,深化铁路安全基础建设,提升基础设施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2012年以来,国家铁路直接用于保障安全生产的费用累计近万亿元。广泛运用地震预警、防灾减灾等先进技术,加快构建高可靠的现代化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研发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形成机车车载安全防护(6A)、工务检测监测(8M)、供电安全检测监测(6C)、车辆安全监测(5T)、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信号集中监测、通信综合网管等专业综合监测检测体系,建成了自然灾害、异物侵限、地震预警等防灾减灾系统,确保了铁路安全持续稳定。2012年以来,我国铁路安全进入较为稳定的历史时期,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造成旅客死亡的责任行车事故,2023年中国铁路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75%、79%,是世界上公认最安全的铁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